本文目录
中国哪些名胜古迹世界第一?
1.天下第一山“泰山”,五岳之首,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泰山被古人视为“直通帝座”的天堂,素有“泰山安,四海皆安”的说法。泰山拥有“泰山日出、云海玉盘、晚霞夕照、黄河金带”四个奇观。
2.天下第一观“山海关”,位于河北秦皇岛市,是明长城东端起点,素有中国长城“边郡之咽喉,京师之保障”之称,与万里之外的“嘉峪关”遥相呼应,闻名天下。
3.天下第一泉“趵突泉”,泉眼位于济南趵突泉公园内的泺源堂前,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,每天可涌出7万立方米的泉水,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摄氏度左右。趵突泉与“千佛山、大明湖”并称为“济南三大名胜”。
4.天下第一寺“白马寺”,位于河南洛阳,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,乃中国佛教的释源祖庭,世界佛教的集大成者,也是全世界唯一拥有中、印、缅、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。
5.天下第一洞“芙蓉洞”,位于重庆市武隆区,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,其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溶洞,蔚为壮观。芙蓉洞被誉为“世界三大洞穴”之一,其庞大的洞体和五彩斑斓的钟乳石为国内罕见,倍受前来观光游客的青睐。
6.天下第一楼“黄鹤楼”,位于湖北武昌蛇山之巅,濒临万里长江,国家5A级旅游景区,为“江南三大名楼”之一,自古享有“天下江山第一楼”和“天下绝景”之称。黄鹤楼与“晴川阁、古琴台”并称为“武汉三大名胜”。黄鹤楼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,登楼远眺,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。
7.天下第一庄“台儿庄”,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,发展于唐宋,繁荣于明清,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古城,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,拥有“中国最美水乡”的美誉。
8.天下第一桥“赵州桥”,又称“安济桥”,位于河北赵县,是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并建造而成,距今已有1400年的悠久历史。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,俗称“大石桥”。时隔约1397年,欧洲才建成类似的石拱桥。
9.天下第一名刹“少林寺”,位于河南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,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究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扬名天下,素有“天下功夫出少林,少林功夫甲天下”之说。
10.天下第一庙“孔庙”,是纪念中国伟大思想家、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,其中“南京夫子庙、曲阜孔庙、北京孔庙、吉林文庙”合称为“中国四大文庙”。
八年上册唐诗五首的诗人及历史。?
《野望》笔记
一、诗人简介: 王绩【jì】(585—644),唐代医生、著名诗人。字无功,号东皋子,绛州(今属山西.河津市)人。其兄王通亦是当时名医,绩尝任秘书正字,后借故辞归,专心以医药济人。出身官宦世家,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。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,在隋唐之际,曾三仕三隐。
二、诗歌批注
三、诗歌主旨:这首五言律诗通过描写山野秋景,在萧瑟恬静的氛围中,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,抒发了惆怅、孤寂的情怀。
《黄鹤楼》笔记
一、作者简介:崔颢(704—754),汴州(今河南开封市)人 ,原籍博陵安平(今河北安平县),出身“博陵崔氏”,唐代著名诗人,曾担任许州扶沟县尉,官位一直不显 ,后游历天下,天宝九载前后曾任监察御史 ,官至司勋员外郎,天宝十三载卒。
二、创作背景: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。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(又名蛇山)而得名,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(见《齐谐记》);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(见《太平寰宇记》),这首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。诗人登临黄鹤楼,览眼前景物,即景生情,诗兴大作,创作了这首诗。
三、诗歌分析:
四、重难点分析:
诗人登上黄鹤楼,极目远望,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?诗人描绘这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怀?
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,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,鹤去楼空,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。“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”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,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,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。
《使至塞上》笔记
一、诗人简介:王维(701—761),字摩诘,太原祁人(今山西祁县)。他一生写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,他的画画得也好,所以苏轼称赞他的诗画是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。王维与孟浩然齐名,并称“王孟”。著有《王右丞集》。
二、诗歌详细批注:
三、重难点解析:
1、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赏析其“诗中有画”的特点。
首先,它有画一样的构图。景物虽不多,但是空间阔大,层次很丰富。
其次,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。纵的是烟,横的是河,圆的是落日,线条简约优美。
第三,色彩丰富。黄沙、红日 、白烟,对比鲜明。
2、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?
本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悲壮与孤独情怀。
《渡荆门送别》笔记
一、诗人简介:李白(701-762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 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,与杜甫并称“李杜”。他的诗雄壮豪迈,气势磅礴,充满大胆的想象和夸张。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。
二、创作背景: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,把蜀地当作自己的故乡,所以他有不少诗篇抒写对蜀中生活的怀念之情。
三、诗歌内容分析:
四、主题归纳: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诗人从蜀地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,展现了一幅由高山、大江、原野、明月、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,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,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情感。
《钱塘湖春行》笔记
一、诗人简介:白居易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唐代大诗人。著《白氏长庆集》七十一卷,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《长恨歌》、《琵琶行》。
二、写作背景:此诗是长庆三年或四年(823——824)春,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。诗人早春游湖,面对湖光山色,莺歌燕舞,草色花香,心情十分愉快。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、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。诗的风格自然清新,娟秀明丽。
三、诗歌重点批注:
四、诗歌小结: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意,赞美了西湖美好景色,表现诗人的喜悦及对湖光山色的无比热爱之情。
关于古诗配画的主题名字?
诗画合一将古诗和绘画融为一体的艺术,称为诗画,也称古诗配画。古诗讲究意境,而中国画的精髓和灵魂也是意境。
黄鹤楼
唐代:崔颢
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
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
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
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