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
过年旅游的利与弊?
过年外出旅游也是一种新的时尚,尤其是年轻人,平时上班没时间,春节来了有假期,总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。春节旅游可以感受不同地方的春节习俗,享受异地春节风俗的新鲜快乐。但是春节期间北方较冷,南方温暖但游客众多,开车出行往往堵车,不能尽兴,吃住行可能也会贵一点。
春节的十大习俗表格?
春节俗称“年节”、“过年”,是我国民间隆重而又富有特色的古老节日,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。春节,狭义上讲,就是指正月初一,新年的第一;广义上讲,春节是从腊八节或者小年一直到来年的正月十九,都算是春节。
下面分享的是春节期间的10个民间习俗。
一、新春扫尘
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早在尧舜时代,我国就已经有春节扫尘的习俗。因为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所以新春扫尘就赋予了新的含义,有“除陈布新”的意思,希望把一切穷运、晦气统统扫地出门。
二、贴对联、福字、门神
春节前一天的下午,小孩子们会踩着凳子,拿着糨糊和刷子,往门上贴对联,然后让下面的大人看看贴的是否端正。有的还横批,贴于门楣的横头上,对联贴在门的左右两边。还有的在屋门、墙壁、门楣上贴福字,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。还有人会把绘有门神的画帖贴在门板上,祈求一年平安无事,增添节日喜乐气氛。
三、祭祖、祭神
春节祭神,是一种遍及我国东西南北的习俗。全国各地祭神习俗大同小异,但目的基本相同,都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、大吉大利等等。
祭祖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祭神之后,各地风俗也不尽相同,在我们老家都是每天中午吃饭之前,各家各户派个代表,端上食物、供品去祠堂祭奠先祖,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,祠堂才会关门。
四、吃水饺、吃汤圆、吃年糕
北方大部分地区,春节都有早晨吃水饺的习俗,还经常在水饺里面放一枚硬币,谁要是吃到硬币,大家就说他是全家当年最有福的人。在江苏淮安,早上有吃汤团的习俗,河南开封一带,春节这天既吃饺子又吃汤圆。春节期间还有吃年糕的习惯,年糕口味因地而异。
五、守岁、给压岁钱
除夕守岁,也是最重要的春节活动之一,邻居朋友聚在一起,或者一家人在一起,有的打牌,有的看春节晚会,大家终日不眠,一起等待天明,迎接新年的到来。
压岁钱是小孩子和晚辈最喜欢的习俗。除夕吃过年夜饭后,长辈会向晚辈分别赠送钱币,并用红线穿编铜钱成串,挂在小孩胸前,说是能够压邪驱鬼。这个习俗自汉朝开始就已经流行,当然,现在已经没有铜钱了,一般都是拿个红包装现金了。
六、燃放炮竹
新春来临之际,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,就是燃放爆竹,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辞旧迎新,以示吉庆。当然,现在很多地方都禁止燃放爆竹了,还是应该遵守国家规定,以安全为主。
七、拜年
拜年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和习俗之一。大年初一的早上,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、戴上新帽,走亲访友,相互拜年问好,恭祝新年大吉大利。拜年一般是从自家开始,小辈给长辈拜完年后,人们在外出相遇时,再笑容满面地互相恭贺新年。
八、逛庙会
春节期间,一般在农村里都会有庙会。早期的庙会,仅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,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,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,又逐渐增加了集市交易活动,还有一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。
九、舞龙、舞狮
龙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,据说能够在天上呼风唤雨,也能为人间祈福消灾。早在汉代时期,就有舞龙求雨的活动。除了舞龙,还有舞狮子,也是春节期间比较普遍的习俗,在我们北方,也叫耍狮子,小时候经常见,现在也少了。
十、踩高跷
踩高跷,也是春节期间的一项娱乐活动,历史悠久,在《列子.说符篇》就有记载:“宋有兰子者……以双肢长倍其身,属其胫,并驱并驰。”踩高跷也叫“扎高脚”、“踏高跷”,表演的人在两只脚上绑上两三尺高的木质跷棍,表演各种古怪滑稽的动作,小时候基本村村都有这项活动,后来就越来越少了。
过年的哪些风俗包含什么样的愿望?
全国各地都有给红包的习俗,广州又称利是,寓意顺顺利利
东北过年特色的风俗?
杀猪菜
在东北农村,过了腊八之后,人们开始杀猪宰鸡,把猪肉切成块,放在大缸中送到仓房里冻起来以备春节期间用。杀猪菜,原本是东北农村每年接近年关杀年猪时所吃的一种炖菜。上菜时,一盘肉,一盘酸菜,一盘血肠,也有的是把三者合一,大盆大盆地端上桌来。
黏豆包
黏豆包是一种满族食品,满族人传统上喜欢黏性的食品。也是东北地区人们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。黏豆包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,然后放入户外的缸(天然冰箱)中保存过冬。吃的时候可蘸白糖,吃其香甜黏;也可拍成小圆饼用油煎吃,品其香酥脆。
贴春联、贴窗花、挂年画
过年家家都要贴对子(春联),春联也叫门对、春贴、对联、对子、桃符等。“门心”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;“框对”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;“横披”贴于门媚的横木上;“春条”根据不同的内容,贴于相应。
春节的传统风俗有哪些?
春节的习俗,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习俗,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,我就说一下我们这边的春节习俗有哪些吧。
一、扫尘
所谓的扫尘就是打扫卫生,我们这边的人会在除夕前几天把屋里屋外都打扫的干干净净,桌子、凳子等都要洗好,屋子外面的道路也要打扫好,要给人一种新年新气象的感觉。
二、置办年货
我们这每次都会在快过年的一周内会把过年需要用的东西—硬头货给备足,比如春联、爆竹、干红鱼、活鸡活鸭、祭拜祖先用的东西等。
三、贴春联
这个习俗基本上全国各地都会有,就是我们会在除夕那一天贴春联,而且这天会感觉很热闹,因为左邻右舍,全村的人都会贴春联,有时候没有浆糊了还会顺便跟他们借一下,贴好后一眼望去都是红彤彤的春联,每当这个时候都感觉很快乐、很幸福!
四、祭祖
除夕这天我们也会祭拜祖先,杀鸡杀鸭祭拜祖先,还有鱼、汤圆等
五、吃团圆饭
除夕夜祭拜祖先后,我们会用祭拜的鸡鸭鱼肉等重新炒菜,放鞭炮,烟花,吃边炉等。
六、穿新衣领压岁钱
在吃完团圆饭后,我们小孩子会去洗澡然后穿新衣服,长辈再给我们压岁钱出去玩,这个时候是最热闹的时候,全村的人都会出来聊天,放烟花,做活动这天是一年中最放松的时候,小孩会一群一群的放鞭炮,比新衣服,买玩具等,而且这一天基本上是有很多人玩通宵的。
七、接神
在除夕夜的凌晨12点,也就是大年初一头一天时,我们这会有一个接神的习俗,就是把村里的佛、神等从天上接下来,再接自己家里的祖先,等村里的宗祠放鞭炮了才轮到每家每户祭拜放鞭炮,这时候如果你上一个高地望去,四面八方都是烟花爆竹声,热闹非凡。
八、拜年
从大年初一开始,每天都会有人拜年,就是我们这会规定每个村每个镇有特定的拜年时间,轮着来,然后亲朋好友们就一起去需要拜年的那个地方去拜年。这天是拜年那个地方最热闹的一天,卖东西的、拜年的、开车的都会去做生意,从早到晚都会有人,而且一般拜年的地方晚上也会有其他的庆祝活动。
九、偷清
我们会在正月十四晚上去田里摘菜,摘水果等,谁家的都可以摘,而且菜主那些是不能说啥的,随便拿,但是也不能太过分。小时候那天晚上外面的田里,小路上都是人。
十、元宵
元宵也是到了春节结束的时候了,这天我们也会祭拜祖先,然后一起吃顿饭,工作的人就回去工作,上学的就去上学了,春节到这里就结束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