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3-10-03 11:11:22

采菊东篱下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

本文目录

  1. 秋菊寓意?
  2. 东篱采菊寓意?
  3. 菊花的意义是什么?
  4. 秋菊有什么意义?
  5. 送老人菊花代表什么意思?

秋菊寓意?

1、秋菊象征着高雅纯洁、隐士、斗士。

(1)、象征高雅纯洁、坚贞不屈。

屈原《离骚》有“西餐秋菊之落英”。白居易《咏菊》有“耐寒惟有东篱菊,金粟初开晓更清。”郑思肖《寒菊》:“宁可枝头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风中。”都是以菊花比喻品行高洁的人,不与世俗同流合污,高雅纯洁的象征。

(2)、象征隐归隐的隐士。

陶渊明《饮酒》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描绘了隐士隐居在乡野的悠然自得,常被后世所使用,因此菊花也象征着隐士归隐田园的恬静惬意。

(3)、象征斗士。

黄巢有“飒飒西风满院栽,蕊寒香冷蝶难来。他年我若为青帝,报与桃花一处开”。“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。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。”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,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,为民请命,替天行道。

2、竹象征高洁,谦虚,坚韧不拔的品质。很少看到“温竹”的象征。

(1)、坚韧不拔、品行高洁。

郑燮的《竹石》: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;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”不管风吹雨打,任凭霜寒雪冻,苍翠的青竹仍然“坚劲”,傲然挺立。“千磨万击”、“东南西北风”,极言考验之严酷。这首诗借物喻人,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,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。全诗语言质朴,寓意深刻。

(2)、高洁。

苏东坡说: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人瘦尚可肥,士俗无可医。

东篱采菊寓意?

陶渊明之后,东篱一词的意象就被固定了。东篱就是采菊的地方,两者是不可分割的,是超脱的情趣,是理想化的隐士生活,是一种象征。但真要像陶渊明这样做一个隐士,又谈何容易?文人士大夫真正的理想,还是致君尧舜,实在怀才不遇、或在官场上待不下去了,才会产生隐居的念头。但那种隐居起来,逍遥自在的生活,从来都是文人士大夫割舍不下的情怀,如王维,在朝廷做官,他是出世的人臣,但他又营建辋川别业,休闲的时候就去过一把隐居的瘾。

  后来,文人士大夫们就在自家小院中,留出一块地,用于饮酒作诗,称为东篱。李清照《醉花阴》:“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”。词中的东篱,便是这样一个地方,她在重阳节嗅着菊花的幽香,思念着远方的丈夫。陆游《东篱记》:“放翁告归之三年,辟舍东茀地……插竹为篱,如其地之数……名之曰‘东篱’。”退休之后,终于可以放下俗世的一切事情了,赶紧开辟一块地隐居起来,称之东篱。又如元朝马致远,直接以东篱为号,寄托自己隐居的情怀。

菊花的意义是什么?

菊花是吉祥、健康和长寿的象征。

唐代以前的文学里,也有拿菊花比人坚贞不移的品格的,但主要还是歌颂它能助人长寿的一方面。

菊与梅、兰、竹,自古就是中国文人心目中的“四君子”。

菊花不仅是中国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,而且被赋予了广泛而深远的象征意义。

一 隐士的象征 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,菊花就成了“花之隐者也”。

陶渊明《和郭主簿》:“芳菊开林耀,青松冠岩列。

怀此贞秀姿,卓为霜下杰。

” 正是体现了他对羡慕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。

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,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,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,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。

二、斗士的象征 一改菊花隐逸者形象的,当然要数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。

“飒飒西风满院栽,蕊寒香冷蝶难来。

他年我若为青帝,报与桃花一处开”。

“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。

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。

”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,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,为民请命,替天行道。

同时唐·岑参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》中:强欲登高去,无人送酒来,遥怜故园菊,应傍战场开。

菊花也成为战士的代表。

三、伤感的象征 宋·李清照《醉花阴》:薄雾浓云愁永昼,瑞脑消金兽。

佳节又重阳,玉枕纱厨,半夜凉初透。

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

莫道不消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

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,菊花,在她笔下成了抒发情思的对象。

“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

莫道不消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

”用“瘦”字抒发内心对久别丈夫的感受。

四、高洁品格的象征 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,不会像桃花一样,一片一片掉下来,落英缤纷的。

故诗人说“堕地良不忍,抱枝宁自枯”。

故诗人一般都赞赏其凌寒的品格例如:唐·白居易《咏菊》: 一夜新霜著瓦轻,芭蕉新折败荷倾。

耐寒唯有东篱菊,金粟初开晓更清。

(也有因风雨关系而散落的。

宋朝有“王苏改诗”的故事,见载于冯梦龙的《警世通言》,说的是苏东坡有一次去相府拜见王安石,刚好王不在,只见案上有咏菊诗,只写下头两句:“西风昨夜过园林,吹落黄花满地金。

”。

苏东坡看了暗自好笑,他认为菊花即使干枯,也不会落瓣,于是他步原韵,续写两句:“秋花不比春花落,说与诗人仔细吟。

”王安石读过苏东坡有嘲笑之意的续句以后,觉得苏东坡观察不够全面。

后来二人政见不和,苏东坡被贬滴黄州。

苏到黄州后,一天正值风雨交加,苏与友人在菊园赏菊,亲眼看到了落英缤纷,“满地铺金”的场面。

这时才懂得了当初错批了王安石,还是自己见识不广。

秋菊有什么意义?

  

1、秋菊象征着高雅纯洁、隐士、斗士。  (1)、象征高雅纯洁、坚贞不屈。  屈原《离骚》有“西餐秋菊之落英”。白居易《咏菊》有“耐寒惟有东篱菊,金粟初开晓更清。”郑思肖《寒菊》:“宁可枝头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风中。”都是以菊花比喻品行高洁的人,不与世俗同流合污,高雅纯洁的象征。  (2)、象征隐归隐的隐士。  陶渊明《饮酒》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描绘了隐士隐居在乡野的悠然自得,常被后世所使用,因此菊花也象征着隐士归隐田园的恬静惬意。  (3)、象征斗士。  黄巢有“飒飒西风满院栽,蕊寒香冷蝶难来。他年我若为青帝,报与桃花一处开”。“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。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。”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,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,为民请命,替天行道。  

2、竹象征高洁,谦虚,坚韧不拔的品质。很少看到“温竹”的象征。  (1)、坚韧不拔、品行高洁。  郑燮的《竹石》: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;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”不管风吹雨打,任凭霜寒雪冻,苍翠的青竹仍然“坚劲”,傲然挺立。“千磨万击”、“东南西北风”,极言考验之严酷。这首诗借物喻人,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,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。全诗语言质朴,寓意深刻。  (2)、高洁。  苏东坡说: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人瘦尚可肥,士俗无可医。”竹的悠久文化精神已经深入士人骨髓。  

送老人菊花代表什么意思?

这个其实是从西方学过来的,菊花在古代并不用来祭拜死者,古代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在于它“宁可抱香枝上老,不随黄叶舞东风 。 不是花中偏爱菊,此花开尽更无花。 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 凌霜而放,高雅脱俗的气度和情操。另外菊花在史上还有吉祥长寿之意,因为菊花开在九月,九是在古代最大的数,“天地之至数,始于一,终于九焉” 因此有长寿的寓意。 菊花后来由中国传至全球,在欧洲菊花被称为墓地之花,墓地附近栽培的很多,这个习俗后来又反过来传入中国,成了现在人慢慢的习惯,表示哀悼祭奠了。

  • 采菊东篱下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已关闭评论
  • A+
所属分类:政务公开